当前位置:首页 > 暂无相关信息

我市已全覆盖建设村级“农民夜校

发布日期:2017-09-12 16:32文章来源: 绵阳市委组织部
字体:【    】 打印

编者按: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已全覆盖建设村级“农民夜校”3285个,乡镇示范“农民夜校”277个,各类现场教学点560个。并结合“四好村”创建活动,按“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全面开班授课。各地在师资建设、教学组织、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有效的管理办法,努力把农民夜校建成宣传党的政策、普及致富技能、传播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现将安州区、北川县等地做法摘要刊载如下,供参阅。

 安州区创新“8+3X+3”农民夜校开办方式。
(1)建好8类教学点,让所有群众参与其中。根据农村特点,探索建立村委会阵地、村落院坝、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现场、文化夜校共享点、民俗风情展示、干部背包流动、现代科技服务平台等8类教学点,并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协作单位具体负责8类教学点的建设和培训运行,精准把握群众需求,采取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因地施教,让夜校适用、有用、接地气。
(2)建立3X师资队,让师资队伍抱团发力。建立区、乡镇、村三级师资队伍库,围绕省市培训规划内容,制定“缺什么可以学什么、需要什么就有什么培训”的精准教学目标,实行订单服务。区级师资队伍由区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理论辅导员和技术骨干组成,组织部统筹派课,下乡巡回送课;乡镇师资队伍由乡镇干部、第一书记、涉农企业技术骨干组成,定点定时服务,灵活开课;村级师资队伍由村组干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脱贫致富能人、“土专家”“田秀才”、乡村医生教师、返乡创业人士组成,“菜单式”服务,自主“点菜”。同时邀请退休干部、大学生志愿者、法律志愿服务者和社工等社会力量,多渠道充实师资队伍。
(3)开设三大主课堂,优化设置教学课程。开设“政策宣讲必修课堂”,主讲政策、理论、法律、讲发展、展未来;开设“基础技能主导课堂”,根据农时和种养业发展现状,以及农村就业需求,广泛开展各类与群众生产、生活、工作等方面相关的基本技能培训;开设“乡风文明家常课堂”,结合“四好村”建设、农村环境治理、关爱留守儿童、弘扬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传递正能量,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文明素养。同时,对三大课堂实行“三定一评”(即定培训计划、定培训主题、定培训要求、评价培训效果)的方式,强调各级主体责任,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北川县“四大课堂”推进农民夜校学习全覆盖。
(1)“小组课堂”分类研学。打破单独以村为单位的办学模式,根据产业发展、兴趣爱好,成立各类学习小组532个。由专合社负责人、外出创业优秀人才、乡贤、土专家、田秀才任小组长,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分小组“选修”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务工技能、电子商务、羌俗文化等课程,实现群众需求与授课内容有效对接,增强了课程对群众的吸引力,桃龙乡大鹏村3名在绵务工党员专程回村参加夜校学习、授课。
(2)“指尖课堂”远程辅学。建立农民夜校公众号,定时推送理论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用技术等内容。按照“一村一群”“一组一群”要求,建立QQ、微信学习讨论平台。在政务网开设农民夜校专栏,完善网络云盘教材库,定期上传专家讲座、远程教育视频,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方便学习。
(3)“田间课堂”上门送学。全面摸排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情况,建立帮学台账,开展结对帮扶、送教上门。在每个村开通农民夜校“乡音广播”,分早、中、晚定时播放学习知识。组建“专家服务团”,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林地、专业合作社现场授课,面对面讲解猕猴桃管理、白山羊养殖等实用技术,累计送学6200余人次,推动夜校延伸到户、覆盖到人。(4)“TV课堂”互动趣学。利用广电网络覆盖优势,协同宣传、广电部门,在县电视台增设农民夜校“天天学”模块,采取网络互动答题送积分、送红包的方式,充分调动群众参学积极性。全面推行远程教育IPTV模式,利用丰富的远程教学资源,实现互动点播学习。

平武县“点餐式”培训提升农民夜校实效。
(1)精挑“名厨”。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资格审查+能力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从全县拔尖、骨干人才,“十佳政法干警”,高级农艺师、畜牧师等人群中精选理论水平高、技术过硬、表达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组建农民夜校专家师资库。建立推行自主点讲制度,通过网站公示、通知公布、公示栏公开等方式,面向全县公布农民夜校师资,贫困村及贫困群众结合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变“安排谁讲”为“选择谁讲”。
(2)精心“配菜”。坚持“供需”结合原则,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夜校开课前,采取发放意见征求表、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征集贫困群众所想所盼,科学设置法律法规、时事政策、安全生产知识、技术技能培训、文化科普、文明新风等六大类与脱贫攻坚紧密衔接的培训课程,按照群众“点单”施教,变“教什么学什么”为“需什么学什么”。
(3)精细管理。注重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建立学员教学评价机制,每堂课结束后,发放《教学质量评价表》,对授课教师语言表达、授课方式、教学秩序等全面量化评估,将评价结果作为授课教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据统计,贫困村开办农民夜校以来,全县共举办讲座600余场次,听课群众达3万余人。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我市已全覆盖建设村级“农民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