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四川绵阳:为高质量发展打牢人才根基

发布日期:2024-04-03 10:05文章来源: 市委组织部
字体:【    】 打印


    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最具影响的全国性卫生行业报——《健康报》发表了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署名文章《四川绵阳:为高质量发展打牢人才根基》,一起来看看!

图片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卫生健康系统依托中国科技城的独特资源优势,锚定加快建设成渝医疗副中心的战略目标,坚持引进、培育、用好人才“全链抓”,注重高端、骨干、基层人才“系统抓”,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精准引才 优化人才结构

绵阳市全面开展摸清家底行动,综合岗位需要、学科需要、群众需要,精准设置岗位,绘制招引“地图”,量身定制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绵阳市组建了5支人才招引先遣队,由20名引才联络员直接对接国内知名医学院校,开展“一对一”联络服务200余人次,为带编进校、上门引才奠定基础。

通过建立引才“直通车”,绵阳市完善各机构党组织书记直接抓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当好人才招引“排头兵”。2023年以来,绵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先后10次带队赴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院校现场对接,开通人才招引“绿色通道”,打通校地人才科研合作渠道,对接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23名,通过远程查房、定期坐诊、参与科研等方式,共享高层次医疗和医学资源。

绵阳市卫生健康系统用好用活科技城“人才十条”新政,融入全市引才大局,综合城市推介、单位推荐、政策推广,开展对口专业测评,实行个人科研和临床履历分析等,绘好卫生健康人才“成长轨迹”。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签约引进博士34名、硕士424名,引进博士人数为前3年总量的148%。

精心育才 提升队伍能力

绵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实施“骨干人才提能”工程,灵活采取“外培+内育”模式,大力培养中坚骨干人才,以人才提质推动事业提速。绵阳市与国内知名医学院校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开设“绵阳班”,选送110名优秀人才进行“外培”。举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现代医院管理职业化等培训班30余场次,“内育”人才6000余人次。

绵阳市统筹学术交流、人才峰会、技术研讨、成果研发等平台,将“走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相结合,建立完善卫生健康系统多维育才特色模式。举办全国FLASH放疗研发暨治疗技术研讨会,邀请150余名行业专家为绵阳市青年骨干医生讲授前沿医学理论、分析临床诊断案例;发挥核医学技术转化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医学平台和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吸纳16名国家“杰青”“优青”驻点工作,带来最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促进卫生健康人才成长,加速创新人才培育,提升医学研究能力。

为了让医学人才在实践中“见风雨”“壮筋骨”,绵阳市先后选派多名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赴基层锻炼,实施跟踪培养。

精细用才 营造良好生态

绵阳市完善卫生健康人才“服务员”制度,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人才,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人才。每年召开高层次人才工作会,发放“荣誉卡”,成立系统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着力营造“拴心留才”的工作生态。

为强基层、固基础,绵阳市实施了“基层卫生人才提能”行动,探索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改革和“县招乡用”“乡聘村用”模式,全市基层卫生人才空编率较2022年下降9个百分点。深入实施“全科医生八条”措施,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年”行动,完成177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市注册全科医生总数达2031名,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4.15人。

绵阳市把基层作为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推动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统筹选派419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传帮带”。统筹全市300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600余支义诊队,创新“一村一月一义诊”行动,全覆盖开展义诊1.44万场,服务55.44万人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体验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四川绵阳:为高质量发展打牢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