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涪城区探索社区社会企业兜底物业服务自治模式

发布日期:2024-04-09 10:26文章来源: 市委组织部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涪城区以基层治理“强基工程”为抓手,创新开展老旧小区补短提质行动,鼓励城市社区探索成立物业服务型社区社会企业,由社区书记担任董事长,兜底物业服务的自治模式,变市场“缺位”为社会治理共同体“补位”。每成功进驻一个老旧三无小区,区级给予1万元扶持资金,对入驻后化解矛盾问题有力、服务成效显著的单独给予5万元奖励资金。目前,全区已成立6家物业服务型企业,先后入驻时代大厦、成绵路83号院等多个老旧三无小区开展红色物业服务,成功化解多个小区治理难题,全区物业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20%,开启了老旧三无小区治理的良好开端。


图片















党建引领聚合力量

一是横向打破资源壁垒。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家委会)、红色物业支部“五方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公安、消防、城管、群团组织等力量,建立“五方联动+N”横向到边的“治理共同体”。二是纵向下沉组织结构。实现“五方联动”领导核心与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广大党员群众的无缝连接,打通“五方联动+3”纵向到底的“治理最末稍”。三是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探索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业委会,小区党小组组长担任业委会主任或业主代表,业委会主任与物业企业负责人担任居委会兼职委员。


图片


























专业队伍温暖人心

一是基层骨干队伍集中办难事。每进驻一个小区,“红色物业”首先建立“红色议事厅”,街道与社区干部、公司及业委会(家委会)党员骨干、社区网格员、下沉干部组成专业队伍入驻,采用“采集上报—受理处置—反馈考核”闭环工作机制,集中优势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二是在职党员队伍共同办实事。“红色物业”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推行“联众点单、支部下单、网格接单”的物业服务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工作,与街道、社区、业委会(家委会)、各职能部门、“两新”组织共谋小区事、共办居民事,实现居民“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小区”。三是红色公益队伍办好事。“红色物业”积极组织动员小区退休党员、热心群众、楼栋长,通过奏响“挖掘培育—日常运行—活动开展—回馈小区”队伍孵化“四部曲”,先后组建起“红色哨兵岗”“红色巡逻队”“红色义务消防队”“红色助学岗”等一系列小区公益性组织,通过变“我被管”为“我来管”,实现了“服务进家庭,治里在门口”。


图片





















专业服务打动人心

一是提升业委会履职能力。围绕小区业委会和组织动员力弱、开展工作困难,以及成员间协调配合默契度低、政策法规掌握不到位等问题,业委会成员自费购买《小区业委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指南》《小区业委会建设100问》等学习书籍,组织到成都、德阳等地开展学习交流;邀请法律专家到小区开展法律宣传,引导业主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建立社区、小区党组织对业委会成员定期谈话制度,指导业委会理顺关系,高效开展工作。二是规范物业服务工作制度。建立“红色物业”服务小区的18本工作台账,涵盖“红色物业”从宏观的组织架构到微观的考勤制度、从日常的物业收费到定期的每月一次大检查、从服务于民的老年人与特殊人群信息台账到接受群众监督的小区业主投诉问题处理反馈台账的每一个环节,规范着公司员工的一言一行,展现“红色物业”的服务底色。三是坚持“先民生后提升”工作原则。“红色物业”发挥公益和市场双重属性,链接各类资源,聚焦安全消防、供水供气、绿化停车等市场化物业“不愿管”的痛点难点,围绕“全面摸底、掌握情况,科学筹划、共议方案,整合资源、优化成本,定期公示、接受监督”居民自治“不善管”的堵点盲点,垫付资金解决房屋漏水、管线乱牵、电梯损坏等公共环境整治问题,小区物业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图片


浏览次数: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涪城区探索社区社会企业兜底物业服务自治模式